摘要:1、中暑神药:藿香正气水 具有解表、化湿、利气等功效。用于夏季中暑引起的肠胃不适或伤风感冒。如暴雨之后的闷热天… 继续阅读高温重袭 夏日必备的常用药指南
1、中暑神药:藿香正气水
具有解表、化湿、利气等功效。用于夏季中暑引起的肠胃不适或伤风感冒。如暴雨之后的闷热天气,或者长时间“桑拿天”,人们觉得恶心、头痛、食欲不振、呕吐、腹泻,用藿香正气特别合适。
使用注意:
多治疗体内寒湿较重,又受风寒外邪所致的胃肠型感冒。由于冷热频繁转换,造成感冒呈现寒热交集的特点,患者却多未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症状,只靠喝藿香正气水治疗,或造成感冒“久治不愈”。
2、晕车必备:人丹
具有驱风健胃的功效。其功效确切,价格低廉、服用方便、安全性高,是高温天气中一种较好的解暑药,能够解决夏季消化不良、恶心呕吐、晕车、晕船、轻度中暑、酒醉饱滞等问题。
使用注意:
药品中含有樟脑,有一定毒性,常吃人丹易导致肝肾损害,千万不可滥用。服用一天后,中暑症状仍然没有较好改善者,应去医院就诊。小儿和老年人需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孕妇不宜服用。
3、醒脑秘方:风油精
清凉,止痛,驱风,止痒。夏季容易遭受蚊子的侵袭风油精,风油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那种痒痒的感觉。在晕车、晕船或伤风头痛的时候,抹一点在太阳穴,即可缓解症状。
使用注意:
风油精中含有樟脑等成分,具有挥发和渗透作用,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新生儿使用风油精也可能诱发黄疸、抽风等。如果在出汗时使用,这些成分会通过汗腺被人体吸收,也容易造成过敏。
4、万年神药:板蓝根颗粒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作为一种常用而廉价的非处方药,人们对板蓝根“太熟悉”,用于治疗感冒、病毒性感染以及传染病流行期间的预防和治疗。
使用注意:
性味苦寒,对于风寒引起的感冒和对于虚寒、怕冷的人都不适用,如果盲目使用就会“治反”了,从而加重病情。人在健康状态下过多服用板蓝根,会伤及脾胃,反而易引发疾病。
5、腹泻必备:黄连素
清热燥湿,行气止痛,止痢止泻,是众多治疗腹泻药物中最为大家熟知、价格便宜、服用简单、携带方便的药物之一,夏季是腹泻高发季,许多人在腹泻时第一时间就会想起它。
使用注意:
盐酸小檗碱口服吸收极差,其成分几乎均停留在胃肠道,对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消化道炎症性疾病有特效。对非感染性的腹泻、腹痛,如胃肠功能紊乱、肠激惹症、过敏性肠炎和心因性腹泻等毫无作用。
6、坏孩子的“味道”: 云南白药
活血止痛、解毒消肿,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咳血便血及皮肤感染等病症。传说中,,它是江湖侠士们除暴安良的随身必备品;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它是战士们起死回生的救命仙丹。
使用注意:
云南白药不可直接撒在伤口上止血,如此处理,往往会造成伤口感染。其止血作用,须口服后,经过体内一系列复杂的生理过程来完成,而不能靠其药粉简单地直接作用于伤口血管,来达到止血的目的。
夏季会用药 更要懂得保存药物
不同药物有不同的“环境天敌”,空气、温度、湿度、紫外线、包装容器和昆虫、微生物是主要的“捣乱分子”。
片剂:最怕湿
片剂中含有淀粉等辅料,容易吸湿而产生碎片、潮解和粘连。糖衣片吸潮后会出现花斑、变色,甚至发生膨胀和霉变,不仅让药效大打折扣,有时还会出现毒副作用。比如阿司匹林,吸潮后会分解成水杨酸和醋酸,具有高浓度的酸性,变质药品会散发醋酸味,对胃肠道刺激很大,可能会诱发胃黏膜出血。易受潮的还有酵母片、葡萄糖酸钙、胶囊剂等。
建议:
密封保存,每次服用完,要把盖拧紧。如果环境潮湿,可以用软木塞塞住瓶口,南方雨季时,要用空调、吸湿剂等除湿。
维生素类:最怕光
西药基本都是化学制剂,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加速其变质,药效也会降低,比如常用的维生素C和鱼肝油遇光后药效会降低;硝酸甘油作为心脑血管患者的急救药物,如果不避光避热保存,会失去药效而延误病情;还有抗生素类、注射剂药品也是如此。
建议:
这些药品需要避光储存,避免放在窗台等阳光直射的地方。
胶囊:最怕热
研究发现,药物的化学反应会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温度每上升10℃,化学反应速度就加快2—4倍。胶囊受热会出现软化、粘连等现象;眼药水会产生絮状物、霉变、结晶等;冲剂受热容易发黏、结块、生虫;栓剂多用于插入肛门和阴道中,在人体37℃的体温下逐渐被吸收,在酷暑中很容易发生质变;一些特殊药物,如胰岛素、丙种球蛋白等,应该放在2℃—10℃的冰箱中冷藏。
建议:
怕热药品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储存条件进行保存。室温,一般是指10℃—30℃;阴凉处是指不超过20℃,冷处是指2—10℃。药品一旦发生颜色或形状的改变,就别再服用,但栓剂在高温下软化后,冷藏在冰箱中还能用。
糖浆:最怕冷
把糖浆放在冰箱里,会使其出现沉淀、结晶,让药物浓度不均匀,服用时剂量不准确,还会影响疗效。如果是皮肤外用乳膏剂,一旦温度过低,会导致基质分层,影响药效。
建议:
这些药都放在室温下保存即可。开封的糖浆一定要盖好盖子,以防产生微生物,用多少取多少,只能倒出,不要往回倒。
中药:最怕虫
中药多为膏、丹、丸、散类制剂。制作这些药物时常添加蜂蜜,所以特别招虫子。
建议:
按照医嘱保存,注意防潮、防霉,冰箱如果没有控湿功能,不宜存放中药材。
夏季用药存储小贴士
1、同一种药,也得看标签
影响药物稳定性的因素除了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还包括药物的晶型、处方工艺、辅料等,所以同一种成分的药物常常会有不同的包装和储存条件。比如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分为晶型I和晶型Ⅱ。晶型不同,药物热力学稳定性不一样。I型在阴雨天容易返潮发黄,一定要做好防潮。因此,即使购买同一种药,也要看清标签。
2、建药品档案
建一张药品明确卡,将药品分门别类。可先将储备药品分内服、外用两大类;再按药品名称、用途、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失效期等制成表单,一旦需要即可查表,方便又安全。
3、3个月整理一次药箱
注意药物的有效期,经常查看药品是否过期或变质,过期药品坚决不能服用。每隔3个月左右,最好将家庭药箱检查一遍,一旦发现药品变质、潮解、霉变或过期,需及时清理。
4、夏季注意用药安全
夏季切不可因为天气炎热而过量使用清热降火药物,以免引起药物中毒。夏季伤口容易发生感染,同时也容易出现细菌感染性疾病,有些人会大量服用抗菌素类药物。但是抗菌素类药物毒副作用较多,一定要慎用,不能过量服用。
小编点评:
服药时要细看说明书,说明书上的禁忌人群一定不要服用该药,要结合自身特点,安全合理用药;遵循用药禁忌,尽量避免盲目合并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