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23日,台湾“卫生署”召开记者会证实,台湾销售的饮料、乳酸菌、果酱等发现用于塑料生产的塑化剂,自此,塑化剂… 继续阅读塑化剂饮料危机扩大 学会避免深陷其中
5月23日,台湾“卫生署”召开记者会证实,台湾销售的饮料、乳酸菌、果酱等发现用于塑料生产的塑化剂,自此,塑化剂风波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已酿成一次重大食品安全危机。截至5月29日,全台可能受污染的产品已超过500项。而昨天又被爆出,在方便面中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塑化剂污染。
台湾大学30日举行“从添加塑化剂看食品安全”公共论坛,台湾大学食品研究所教授孙璐西在会上表示,起云剂是复方食品添加物,世界各地的起云剂配方不同,多由阿拉伯胶、乳化剂、植物油及多种食品添加物混合而成。而本次塑化剂事件,是有不肖业者将塑化剂的1种DEHp(邻苯二甲酸二酯)当作起云剂的配方。孙璐西称,DEHp的毒性比三聚氰胺毒20倍,这次塑化剂风波是她30年来看过的最严重食品掺毒事件。针对此事件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的组织协调下,有关部门和地区已迅速采取措施,全面加强对台湾进口运动饮料、果汁、茶饮料、果酱果浆、胶锭粉类等食品及相关食品添加剂的检验监管。
截至昨天,台湾被检测出含毒食品已达537项。检调单位决定锁定8种塑化剂,扩大调查源。微博上传着这样一条消息:“台湾不良业者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消息,在岛内外引发轩然大波。而多篇研究报告显示,大陆的方便面等多种食品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塑化剂污染。论文建议,政府应规范方便面和方便米粉生产,完善或制定相关标准。”记者昨晚联系到论文联系人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柳春红副教授,她表示该研究检测结果可信。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指出,将从6月1日起暂停进口台湾方面通报的问题产品,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部分产品也被纳入其中。卫生部1日晚也紧急发布公告,将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等17种列入食品添加剂“黑名单”。
在塑化剂之前,我们也对很多的添加剂进行了彻查,但是对于大众来说,我们这方面的知识是缺乏的,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如何可以避免在我们身边的食品饮料危机吧。
自己烹饪食物更天然
中国传统的手工制作的早餐,里面含有的添加剂会很少。 “豆浆+包子+茶鸡蛋”的组合里面可能有的添加剂最多只是面粉氧化剂过氧化苯酰、中和面团用的碳酸氢钠(小苏打)和谷氨酸钠(味精)。
午餐和晚餐,只要你够勤快,把新鲜的烹饪原料买回家做的话,每天摄入的食品添加剂就非常少了,不过调味品中也是含有食品添加剂的。范志红提示,如果使用半成品进行烹饪,那么吃进去的食品添加剂也不会少。不少家庭主妇习惯用火腿肠或其他罐头类食品与蔬菜一起烹炒,而这些食物中就会有复合磷酸盐类保水剂、吸收水分的植物胶、有防腐和发色作用的亚硝酸盐、异抗坏血酸钠、红曲色素、乳链球菌素等防腐剂。
少让孩子接触“人工食品”
人们一般认为带“奶”字的饮料就该是鲜奶制成,有“果”字的食物就该有水果。其实不然,如今市场上很多加工食品都多少有点“名不符实”,比如有的哈密瓜水果糖中没有一点哈密瓜成分,其颜色来自“亮蓝”和“柠檬黄”的配合,味道来自香精;蓝莓点心当中没有一丁点蓝莓;柠檬夹心饼干也没有柠檬成分。为了解决很多生鲜食品加工、保存和运输的不便,并迎合消费者的口味,食品界研究出了可以乱真的人工香料,而且在产品中削减了天然食品中的苦、涩等味道,增加甜味,使加工食品比天然原料产品更美味。
有些饮料中加入的人工香料、色素或添加剂都是合法、可食用成分,添加量和生产流程也是法律许可的。但是,不建议儿童长期大量进食。近来国外多项研究发现,人工色素可能增加儿童患多动症、认知障碍的危险。更大的危害是,当孩子们习惯加工品浓郁香甜的味道后,就很难再接受天然食物的质朴风味了,这对他们一生的饮食习惯都会有不利的影响。
看懂添加剂,明明白白吃入口
虽然目前我国有23类、近2000种食品添加剂,但其实最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主要就防腐剂、抗氧化剂、膨松剂、甜味剂、着色剂等几类:
防腐剂常用于饮料、酱油、酱菜、糕点等食品中,按目前的资料显示,可以认为对人体无害。目前的防腐剂主要包括苯甲酸、苯甲酸钠、丙酸、丙酸钙、丙酸钠、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富马酸二甲酯、山梨酸、山梨酸钾、双乙酸钠、乳酸链球菌、脱氢乙酸、二氧化碳等。
抗氧化剂:多添加于植物油类(如花生油、菜籽油)及含有油脂的食品(如饼干、糕点)。如果不适当添加,此类食品中油脂容易酸败产生一种哈喇味,不但使油的品质下降,营养价值也会相应降低,特别是食物中的脂溶性维生素的有效性会被破坏。常用的有BHA、BHT、TBHQ和维生素E等几种。其中天然维生素E是从食物中提取的,成本相对较高,一般在品质相对好点的产品中使用。
着色剂:即食用色素,能改善食品观感,但既没有营养价值、又无防腐作用,有人认为它纯粹只是为了好看,有一定道理。但也有人认为它改善了食品观感后有助于调动食欲,促进人的消化,但有研究指出它对儿童神经系统和消化功能有一定的危害,长期大量摄入甚至有致癌嫌疑,在国外儿童食品中已被禁用,国内婴幼儿食品也不允许使用。
甜味剂:按来源可分为天然和合成两类,天然的有木糖醇、山梨糖醇等各种糖醇类(口香糖中常见),以及非糖类的甜菊糖甙、甘草、罗汉果素、索马甜等;人工合成的最常见是糖精、阿斯巴甜等,另外还有蔗糖的衍生物三氯蔗糖、新糖等。甜味剂在饮料、糖果、酱类及各种小食品中广泛使用,但大量摄入会扰乱人体本身的糖代谢,增加患心脏病、糖尿病的风险。阿斯巴甜中含有苯丙氨酸成分,不能用于苯丙酮尿症的患儿。
膨松剂:膨松剂(疏松剂)是一些不经过发酵就能让面团产生气体、变膨大松软的物质,主要用于蛋糕、饼干、面点、馒头、起酥面包、油条、膨化食品等的加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