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都卷到“五一”了?有热门民宿五一期间已无房,专家发声

社会热点 2023-2-16 53

摘要:“今年有些不一样。”多位酒店工作人员透露,往年春节七天假期过后就没那么多人了。今年情况比较特殊,我们也没遇到过… 继续阅读旅游市场都卷到“五一”了?有热门民宿五一期间已无房,专家发声

“今年有些不一样。”多位酒店工作人员透露,往年春节七天假期过后就没那么多人了。今年情况比较特殊,我们也没遇到过。往年此时是淡季,但现在的确生意很好。财联社记者从多地酒店得到证实,部分酒店确在节后调涨房价,有的房型当前价位甚至高于春节。

据相关工作人员透露,最近入住的人较多,酒店满房状态已持续数日,目前房间已被订到3月底。OTA平台预订界面显示,热门民宿“五一”已无房。旅游专家张翛纯认为,酒店价格上涨或与市场需求及酒店运营成本增加、优质酒店产品短缺等多种因素有关。

“现在天天都还是满房状态”

当前住宿业景气指数保持一定强势,虽不似春节黄金周般“一房难求”、价格暴涨数倍,但整体来看入住率、客房价格较往年上扬,淡季不淡让业内人颇感惊喜。

财联社记者从北京、广州、重庆、杭州等地酒店了解到,当前人多、满房的情况共同存在。“可能市场回暖了,目前基本每天都是满房,附近的酒店也差不多被订完了。”这是记者致电北京某酒店订房部得到的反馈。

同时,多家酒店告知记者,春节过后住宿价格有调价。“最近每天都在调整。”一位杭州酒店人士说道。

在社交网络上,众多网友反馈酒店价格涨势汹汹,“打开之前收藏的酒店全都在涨价”“一搜酒店不是涨价就是没房”“看好的酒店过了一下午就涨价了”。

记者查询在线酒店预订平台发现,近期多家酒店单晚入住价格居于高位,2月份价格整体高于3月份。

OTA平台上不同酒店近期价格单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酒店价格会根据实时房态及日期情况出现一定波动。有酒店受访者指出,根据周边预订情况和房量剩余数调价。

“价格肯定有涨,基本上周边酒店的价格都是往上涨的”。北京某酒店工作人员表示,春节期间房间价格五百左右,现在平均价六七百,目前房间已经被订到3月底了,都是这个价格。云南某旅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西双版纳目前旅客量还是多,房价翻一倍以上。

“酒店价格上涨原因很多。”张翛纯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主要可从几方面考虑,一是疫情解除、春节过后的第一波旅游回暖,大众对旅游市场需求旺盛,被压抑许久的旅游需求逐步释放;二是当前旅游行业很多岗位都面临用工困难,劳动力成本增加推高酒店运营成本,此外,基于酒店产品的特殊性质,优质供给短时间上不来都有可能导致酒店价格上涨。将来一段时间如果劳动力成本降不下来,需求持续释放,酒店价格的持续上涨是必然的。

“五一”住宿“量价齐升”迹象显现

去年,商旅需求受到极大遏制,住宿业经营持续承压。根据上市公司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预告,首旅酒店(600258.SH)预计净利润为-5.2亿元至-6亿元;华天酒店(000428.SZ)净利润预亏2.5亿元至3.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96.81%至527.40%。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调整优化和需求快速反弹,国内多家酒店民宿新春业绩“兔”飞猛进,入住率、RevPAR、总体营收表现抢眼。

比如,2023年春节期间,华住集团-S(01179.HK) 旗下酒店的数据平均每间可供出租客房收入(RevPAR)同比增超120%;德胧综合RevPAR较2022年春节同比提升130%,已接近2019年同期水平;70余家酒店营收破百万,单店春节7天营业额最高达1000万。

财通证券分析认为,节后复工复产预计将带动核心商旅地带入住率回升,且今年大型会议会展预定情况较往年有所提前,短期可关注节后数据边际变化以及二三月份商旅修复情况。

据会小二数据,往年2月为会议淡季,但今年2月通过会小二平台举办的活动,客单价较往年同期增长了70%。近一个月以来会小二接到的新增会议需求数量高于去年2月,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也有提升。

今年“五一”小长假同样是住宿业增收的关键节点。一位酒店从业者向记者表示,“2、3、4月都高,五一价格应该也不会低”。关于可预期时间范畴内酒店能否维持涨势,受访业内人士坦言,市场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后续价格同样有波动的可能。

记者了解到,有酒店给出的“五一”房间入住报价高出当前同房型标价的两倍以上,多家热门民宿房量趋紧,不乏提前售罄的。

在线预订平台上某民宿“五一”期间显示“无房”

景鉴智库创始人周鸣岐告诉记者,我国“假日经济”属性明显,预计“五一”市场热度依旧高涨,传统四大出境游路线包括东南亚线、日韩线、欧洲线、北美线,目前只有东南亚国家可正常组团出行。受限于各国航线开放程度、机票价格等,较多需求仍会在国内释放,并发客流带动相关业态消费,酒店民宿有望受益。全年来看,是否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还需结合消费力等进行考察,看好品质度假型住宿产品。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