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旁小溪中大量放生乌龟死亡 放生注意事项

社会热点 2023-3-28 71

摘要:灵隐寺旁小溪中大量放生乌龟死亡 3月23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杭州灵隐寺旁的小溪里,有大量乌龟死亡。… 继续阅读灵隐寺旁小溪中大量放生乌龟死亡 放生注意事项


灵隐寺旁小溪中大量放生乌龟死亡

3月23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布视频,称杭州灵隐寺旁的小溪里,有大量乌龟死亡。视频中显示,一名身着工作服的人员,一只手用钳子钳起死亡的乌龟,另一只手提着一个装满了死乌龟的水桶,并且还在继续沿着河道搜索。

3月24日,潮新闻记者赶往灵隐飞来峰景区探访。尽管是下雨天,这里的游客仍是络绎不绝,在视频拍摄地附近,只见该片区域水质清澈见底,并无异味,锦鲤成群在水面游动,生存状况无异样。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灵隐管理处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确有网传视频的情况发生。

视频中显示的内容,是保洁工作人员正在执行水质日常巡检,为防止乌龟腐烂,将它打捞上来了。工作人员称,视频拍摄的地点是在灵隐飞来峰景区附近的水域,目前已对该区域溪水取样送检。

工作人员初步判断,死亡的多为游客从市场购买放生的温室龟,抵御变化、适应新环境能力较弱。一方面由于杭州近期降温、降雨,导致水温降低,这些‘外来龟’难以适应。另一方面,景区的水源来自山溪泉水,昼夜温差大,在夜间时水温极低。工作人员说,以往也有出现过放生龟死亡情况。

记者了解到,此前为提振旅游经济、促进旅游业复苏,西湖风景名胜区从1月份起对包括飞来峰(不含灵隐寺)在内的17处收费公园景点对境内外游客实行免首道门票政策后,灵隐景区的游客数量激增,日均游客达5万名以上。这无疑给景区管理带来了难度,游客私自放生乌龟的行为也较以往增多。

那有没有可能是水质问题?对此,工作人员表示:绝无可能。灵隐管理处每天落实人员对冷泉溪水质进行日常巡查,安排专人定期清理溪流内的杂草、垃圾、漂浮物等,改善小微水体水质。从定期对该区域水质开展抽检的情况来看,结果均在地表三类水以上。

3月24日,记者实地走访,该区域水质清澈见底。

景区工作人员也通过潮新闻向市民游客呼吁:请勿将动物随意放生,从而造成对动物的伤害;放生也会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如放生入侵物种,则更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甚至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因此希望市民游客善待动物、善待环境,停止放生。

一、放生有什么讲究

1、讲究:放生要有慈悲心,不要为了功德或者消业障而放生。同时,放生的动物要选择适合的环境,不能随意放生到不适合它们生存的地方。

2、如何正确放生:首先要选择适合放生的动物,例如鱼类、鸟类、昆虫等。其次,要选择适合的时间和地点,最好在清晨或黄昏时分,选择有水源和植被的自然环境。在放生时,要先让动物适应环境,再放生。最后,放生后要祈愿动物能够安全生存,不要再被捕获或者遭受其他危险。

3、放生的效果:放生可以积累功德,消除业障,同时也可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慈悲心。但是,放生并不是万能的,不能代替其他的修行方式,例如持戒、布施、忏悔等。总之,放生是一种表达慈悲心和尊重生命的修行方式,但是要注意方法和讲究,不能随意放生。

二、放生注意事项

1、不预订

在不预先告知的情况下突然去采买物类放生,以避免渔夫猎人商家藉此捕猎兜售。

2、不固定

不固定时间地点采买,不固定时间地点放生,总之避免有心人士藉此伺机敛财捕抓而祸及放生物类。

3、不拘多少

随个人发心,十元不嫌少,千万不嫌多,物命一条不嫌少,物命万千不嫌多,但求慈悲至上,心诚为要。甚至没钱也可以出力,随喜放生,赞叹放生,也是功德无量。

4、细心周到

放生地点宜选择人烟稀少,地广水深,适合物类生存之地域为愿则,放生是救命的行为,把众生当作是自己的父母手足子女看待,尽量做到周全完备,问心无愧才可以!

5、放生仪式不可少

有些店家知道你是去放生,不是吃的,就把一些将要死的鱼卖给你,本来这些鱼不会再卖出来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把买鱼放生告诉店家,如果这些鱼放生前死了,和你没关系,不用担心。但也要超度,每条鱼念七遍往生咒。

网友评论:

葛半仙 :真的服了这些活佛

WZLLLLLL123 :请把这些孽记到该记的头上

羽扇成殇 :这是放生还是造孽

0220孤独患者 :嘴上说着阿弥陀佛,干的却都是伤天害理的事

Moikiss :好心办坏事? 不会这边一手放生,那边人家一手抓起来- -轮转卖

长空万里望山河 :放生就是杀生,就是作孽!!!

LightHuan :而且灵隐寺那里的水很冰的,不是凉,是冰!夏天去的时候,保安都不让人在水里久站,怕关节吃不消,何况是这个季节

ZZZ :能不能彻查一下这些放生的人,说不定大多有命案在身

默默默默默11111 :这放生变成造孽,这些人知道吗。

  以上就是关于【灵隐寺旁小溪中大量放生乌龟死亡】的相关消息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