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的工作“钱”景如何?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 继续阅读你的工作“钱”景如何?科学看待年均工资数据
你的工作“钱”景如何?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114029元,比上年增加7192元;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5237元,比上年增加2353元。在19个行业门类中,有18个行业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保持增长。
宏观经济大盘总体稳定为工资增长奠定了基础。2022年,面对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出台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各地区各部门加大援企稳岗、就业帮扶力度,就业形势保持了总体稳定。2022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增速虽有所回落,但总体上保持了增长。
数据出炉后,不少网友表示“又双叒叕被平均”“一不小心又拖了后腿”,还有网友调侃“谁领了我的钱”。平均工资统计数据与个体感受差异较大,几乎是每年数据发布后都有的反应,对此应科学理性看待。
首先要看到,行业间、地区间工资水平差距确实还较为明显。数据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行业高低倍差达到4.08;城镇私营单位工资水平行业高低倍差为2.91。私营单位平均工资仅相当于非私营单位的57.2%,且增速慢于非私营单位。
分区域看,无论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私营单位中,工资水平都是东部最高、东北最低。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水平位居前三位,这也符合近年来社会的普遍认知。在城镇非私营单位中,工资水平排在后三位的是住宿和餐饮业,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在私营单位中则是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住宿和餐饮业。
理性看待平均工资,还需要了解这一数据是如何统计的。平均工资的统计对象是城镇地域内从业人员在5人及以上的法人单位,个体工商户、自由职业者等非单位就业人员不在统计范围内。为什么平均工资比感觉中的高?首先,平均工资反映的是税前工资,也就是单位就业人员领取的由本单位发放的全部劳动报酬,包括工资、奖金和各类津贴补贴,以及单位从个人工资中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及住房公积金等。因此,统计数据往往比个人拿到手的实发工资要高一些。
平均工资也不等于个人工资。平均工资是某一范围内所有个人工资的平均值。由于所处行业、隶属关系、单位性质、所在地区、经济效益及个人所在岗位不同等诸多因素影响,各地区、各行业之间工资水平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不宜简单将个人工资与总体平均工资直接比较。实际上,工资和收入一般呈现正偏态分布,也就是少数人工资水平较高,多数人工资水平较低,平均值往往偏离并高于一般水平,即大多数个体数据低于平均值。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进行平均工资统计?这是因为,平均工资指标对于宏观政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工资数据可以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之间的工资分配关系和工资差异变化趋势,对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政策至关重要。此外,无论是诉讼申领赔偿,还是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都要以平均工资作为计算基数。
网友的“被平均”之叹之惑,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工资统计缺乏足够了解,但更深层面上也反映出人们对提高收入水平的期盼。“啥时候把工资给我涨涨”,是许多网友在调侃之外的共同心声。
工资收入是劳动者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经济利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工资收入分配格局不断优化。进一步推动收入增长,根本上要靠经济发展做大“蛋糕”。要持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分好“蛋糕”。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健全劳动者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