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市民参事 年轻人跨界报名“夕阳红”旅行团、上班族在社区助老食堂实现“吃饭自由”、“00后”涌入老年大学… 继续阅读报“夕阳”旅行团、吃社区助老食堂……蹭老式消费,香在哪里?
市民参事
年轻人跨界报名“夕阳红”旅行团、上班族在社区助老食堂实现“吃饭自由”、“00后”涌入老年大学与白发同桌一起上兴趣班……最近,一股年轻人“反向消费”的趋势正在兴起,这些举动被外界调侃为“蹭老式”消费。
有人说,这是因为年轻人消费观转向理性,不再被消费主义裹挟;有人担心,涌进老年大学、老年食堂的年轻人会挤占老年人的资源和福利。
“特种兵”旅游太累?
报个老年旅行团
“以前我觉得老年团价格那么便宜,又送鸡蛋又送大米,肯定是骗人的,没想到这么‘香’!”
网友“琦酱”说,十年前,当地开始兴起老年团,经常有各式各样的大巴车拉着老人去江浙的水乡、古镇,团费只要几十块钱,自己还曾暗示过家里的老人不要上当受骗。最近,在家人的盛情邀请下,她带着孩子报了一个价格只要每人39元的一日游老年团,“打车都不止这些钱,我要去见见世面!”
“琦酱”说,老年团早上6点就要集合等车,本来自己还在吐槽,但上车后气氛完全变了。“导游邀请大家唱歌,老人们个个是‘社牛’,一点不扭捏,先是男女合唱,再来个越剧表演,接着轮流独唱……”她说,自己的孩子忘情表演了一首《捉泥鳅》,中间忘词又跑调,但老人们非常捧场,各种夸奖孩子“不怕生不怯场”,恨不得把娃夸上天,情绪价值拉满。
“车上的老人有的主动帮我看孩子,有的送来各种水果、零食,就连买东西都会帮忙砍价!”“琦酱”表示,参加这次老年团,让她对报团旅行有了全新的认知,“老人们超级守时,没有1个人迟到,跟他们相处非常舒服。”
市民王女士也曾有过报老年团的经历。“当时带着家里老人去泰国,就发现老年团虽然多了几站购物点,但价格要便宜将近2000元,而且整个行程比较轻松舒适。”王女士说,老人们爱聊天,还给团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介绍对象,“一不小心跟未来婆婆处成姐妹也不是不可能。”
老年人更注重性价比,所以成团费用更便宜;由于需要照顾老年人身体素质,所以行程节奏更温和;老年团航班安排一般避开凌晨和深夜,体验感更佳……社交媒体上,“误入”或主动加入老年旅行团的网友“点赞”居多。
年轻人兴趣班太贵?
到老年大学“蹭课”
“一学期只要几百元,我跑遍了报名点才找到接收45岁学生的地方!”还有一些人“蹭”到了老年大学里。
今年29岁的小周,就在生活的城市报名了老年大学钢琴课,一学期16节课价格为260元,45岁以下学生学费是双倍,即便如此,也比市面上的机构收费要低得多。“我报的钢琴班年龄最大的学生74岁,我是唯一一个45岁以下的学生。”小周说自己去上课并不觉得尴尬,因为大家都是去学习的,自己偶尔有一节课没去,还会有阿姨鼓励她不要放弃。
“现在报个兴趣班实在太贵了。我喜欢跳舞,在成人舞蹈机构每节课的费用就要300多元钱,现在到老年大学报了免费的舞蹈课,氛围好、教得细!”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蹭”到老年大学舞蹈课的经历。她说,自己入学很顺利。以前自己报名的机构,针对的是想考证或从事舞蹈行业的专业人士,进度非常赶,明明想通过跳舞放松,却感觉跟上班没有区别,“只是换了个地方‘卷’”。但到老年大学之后,节奏忽然慢了下来,因为同学都是老年人,大家都是来放松的,也让她的心态松弛了下来,就这样风雨无阻地上了4个月课。
有人质疑,年轻人到老年大学上课,会不会挤占老年人福利资源?记者搜索各地老年大学招生简章,发现目前对年轻人开放的课程比较少,一般招生年龄都在45或50周岁以上,在济南老年大学2023年秋季招生简章中可以明确看到,要求男性年满55周岁、女性年满50周岁。
课程有趣又实用,学费不贵性价比高,氛围不“卷”主打自由快乐……老年大学就这样俘获了年轻人。
厌倦“消费陷阱”
年轻人追求返璞归真
“社区里的长者助餐食堂又便宜又好吃,根本戒不掉!”
“去菜市场买菜就喜欢跟在爷爷奶奶后面,他们会砍价、会挑选,我‘蹭’上就行了!”
“这款软件我下载了老年版,功能单纯、操作简单,关键是没广告。”
“在网上买东西,搜索关键字加个‘老年’,同一种功能的商品价格就会便宜很多。”
“蹭老式”消费,都“蹭”到了哪里?记者收到的答案五花八门。9月2日,济南日报记者发出了关于“蹭老式”消费的调查问卷,受访者年龄多在45岁以下。63.3%受访者见过年轻人在社区助老食堂就餐,60.55%受访者见过年轻人报老年旅行团,33.03%受访者购买过带有“老年”属性的商品,31.19%受访者见过年轻人“蹭课”老年大学。
为什么“蹭老式”消费会在年轻群体中流行?市民陈晨说,现在针对年轻人的消费“陷阱”太多了。“同样购买一种商品,年轻人会被一些商业噱头所吸引,商家也拿捏准了我们的心理,用一些概念给商品加价。但是针对老年群体的商品主打性价比,不用支付过高的溢价。”陈晨说,就连垃圾袋被印上吸引年轻人的潮趣文字,每个都能卖到两元钱,无形中这些花里胡哨的商品增添了不少生活成本。越来越繁杂的规格、品类,其实也造成了选择和使用上的障碍,“我认为年轻人消费习惯的转变,是在追求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追求物有所值。”
有观点认为,年轻人选择“蹭老式”消费,折射出一种价值判断,那就是更加希望能够回到最简单的生活范式中,让商品的价格属性真正回归到价值本身,不再愿意为花哨的包装、繁琐的促销宣传买单。
“加席”不是常态
为需求找到更多出口
“蹭老式”消费,似乎交融了两代人的消费习惯,年轻人通过“反向消费”不仅找到了“省钱密码”,而且还在很多老年产品上发挥出更多创意——
穿着舒适、久站不累的老人鞋赢得了很多上班族的青睐,不少年轻人分享老人鞋的穿搭技巧,还刮起了一股老人鞋“改造风”,蝴蝶结、珍珠链条让平平无奇的鞋子个性十足,部分老人鞋热门颜色甚至被买到断货。此外,老人代步车成为通勤“神器”、床上小桌板成为“懒人必备”……一系列适老化产品被年轻人开发出新的用途。
年轻人从“蹭老式”消费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便宜、舒适,也收获了更加理性的消费习惯。但是,从老年群体生活的各方面为年轻人“加席”,毕竟不是常态。调查问卷结果显示,49.54%受访者认为“蹭老式”消费发展下去,会挤占老年人的资源。
“有人担心年轻人这些举动会影响到老年人的资源和福利,我认为要想避免这一情况发生,就要真正看到市场的需求。”市民杜先生表示,比如说老年大学受到年轻人欢迎,其背后的原因是年轻人有提升自我的需求,但迫于经济压力无法实现,那么可以考虑依托社区、大学公开课等资源平台,为青年群体提供更多普惠性的课程;年轻人涌向社区助老食堂吃饭,是因为上班族没时间做饭,又厌倦了又贵又不健康的外卖,是否也可以探索其他社区食堂等新型服务模式?
“蹭老式”消费是部分年轻人为自己找到的出口,而这一现象背后的需求,还需要更多方面的关注。
市民 王女士
我认为年轻人“蹭老式”消费,跟疫情防控期间养成的理性消费习惯有关系,大家不再被花里胡哨的噱头所迷惑,消费更加谨慎,反而更喜欢性价比较高的产品,而老年人对价格是比较敏感的,正好呼应了这一需求。
市民 于女士
我就很喜欢报老年旅行团,一方面价格更便宜、行程比较舒适,另一方面老人们比较好相处。现在针对年轻人的消费“陷阱”太多了,旅行团里就有很多购物点、附加项目,不如带有“老年”标签的产品单纯、简单,所以年轻人才会“入坑”。
市民 张女士
年轻人确实有提升自我的需求,日常生活也需要便宜又健康的就餐环境,但是他们如果都到专门为老年人设置的课堂、餐厅,肯定也会挤压我们老年人的资源和空间。我觉得年轻人的需求应该被关注到,为他们提供更多属于自己的选择。
微观点
老、少需求都应当被看到
光明网
年轻群体“蹭老式”消费的背后蕴藏着开源节流、拒绝过度消费的理念之变,也展现出中老年消费业态追求性价比、强调实用性的强大吸引力。从更深层次看,“蹭老式”消费有助于弥合代际间的消费差异,成为推动社会消费升级和转型的重要力量。年轻人在“蹭老式”消费的过程中,不仅体验了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也逐渐适应和融合了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观念。在同一消费场景下,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给年轻人以启迪,年轻人的活力和冲劲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在老龄化加速的趋势下,这不失为一种加强代际交流互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益探索。
对于“蹭老式”消费,无需过度担忧“年轻人是否挤占了老年人的资源”,老少两种需求都应当被看到、被关注。事实上,很多助老食堂正是因为年轻人的涌入而“破圈”,通过在用餐价格、用餐时间乃至丰富菜品等方面的精细化服务,缓解了经营压力,实现了良性持续运转。这一双赢局面提示我们,致力于发展中老年业态的企业,要善于打破惯性思维,深度挖掘客群需求,及时响应市场变化,如此方能在充满机遇的银发消费领域顺势崛起。
“蹭老式”消费是对市场的提醒
北青网
今天,银发经济的市场正在进一步扩大。它充分考虑到了老年人的消费习惯及身体情况,因此更具有便捷性与服务的透明化。不管是旅游、餐饮,还是服务行业,针对老年群体的消费场景更具有合理化、简洁化特点,服务也是低门槛甚至无门槛的。这其实就像手机的“关怀模式”,将最本质的功能放在最便捷的场景下,创造了对老年人友好的使用体验。银发经济,体现了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爱,更具有“友好性”的一面。
而年轻人选择“蹭老式”消费,折射出一种价值判断。除了消费观的诉求外,那种在老年大学里老有所乐的生活,或许是人们在职场之外,希望能够实现的一种生活方式,就是真正地有时间去“慢下来”“静下来”。年轻人选择“蹭老式”消费,并不涉及消费升级或者降级的问题,而是找到了消费的真正价值,那就是追求性价比的最大化,追求消费对个人需求的最全面满足。
同时,人们也应当看到,“蹭老式”消费这种跨越年龄层次的消费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它能够拉近代际之间的距离,还能够让银发经济吸收更多充满活力的因素,实现不同年龄段消费观念的融合。
此外,年轻人“蹭老式”消费对于企业和平台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醒,那就是应当打破传统的思维,更进一步发掘不同年龄层次群体的真正需求,让消费回归本质。附加在商品、服务外面的,应当是价值的延伸,而非消费的套路及花哨的包装。更加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商品及服务,才有持续性的市场空间。
神回复
网友@Ldd-v:说明啥?说明年轻人也没钱。
网友@红尘不醒独孤氏:老年产品价格实惠量又足,年轻人也不傻。
网友@绝版旋风侠-法因:是不是因为失业都提前变成老年人了?
网友@江南童话:实不相瞒,我现在就开始喝中老年奶粉了。
欣视界
老年人资源不能长期被“加席”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都在关注如何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关注老年人越来越“洋气”的消费习惯和偏好,关注老年人在旅行途中、老年大学里的自在生活。没想到,这届年轻人“反向消费”,不再做冲在潮流一线的高消费群体,而是主动融入更加理性的老年式消费——
过去,我们热衷于网购,在直播间囤一年都用不完的生活用品,或是咬着牙购入一件溢价颇高的奢侈品,又或是开“盲盒”一般被商家噱头牵着走,购入一堆弃之可惜又实在无用的东西。现在,我们套用“老年”思维,主打一个追求性价比,对数字越来越敏感,不再被网红们的吆喝裹挟,认为简单、实用就好。
消费理念之变背后,或许多少与疫情防控期间的生活习惯变化有关。随着年轻人消费从大手大脚到谨慎出手,才会让低价、实惠的老年人属性商品进入年轻人的消费视野。现象背后,其实是整个消费群体和市场之变。
要想既满足年轻群体的需求,又不让挤占老年人资源和福利的情况出现,就要发动企业、商家、社会资源随之而变——推出更适合年轻人的高性价比好物、少些套路的旅行产品、更加普惠的兴趣爱好课程、运用更符合年轻人消费习惯的线上资源……
从老年人的资源中长期“加席”,既不能真正满足年轻群体的需求,又会造成负面影响。既然“蹭老式”消费已经备受关注,我们相信,它注定会被更加完善的办法取代。
观看本期街采精彩视频,请扫描二维码。
原标题:报“夕阳”旅行团、吃社区助老食堂…… 蹭老式消费,香在哪里?
值班主任:田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