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新华社,北京市交通委15日通报称,12月14日18时57分,地铁昌平线西二旗至生命科学园上行区间,两辆列车发… 继续阅读六问北京地铁昌平线追尾事件:故障还是事故?如何索赔?
据新华社,北京市交通委15日通报称,12月14日18时57分,地铁昌平线西二旗至生命科学园上行区间,两辆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部分乘客受伤。据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为雪天轨滑导致前车信号降级,紧急制动停车,后车因所在区段位于下坡地段,雪天导致列车滑行,未能有效制动,造成与前车追尾。
北京地铁昌平线事故发生后,引发全网关注。12月15日,上游新闻记者梳理了本次事故中网友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并采访了亲历者、相关方及律师。
问题1:伤情如何?
14日晚,重庆姑娘袁小姐(化名)正在出事的那趟地铁上。据她介绍,“当时突然就是一个急刹,然后所有人都倒地了,我的腿上就压了四五个人。当时就特别疼,因为不能动,怀疑已经骨折了,就只能等救援。救援的话要有担架,但当时好多人都骨折了,(等)担架就比较久。消防和民警来看我们受伤情况的时候,会根据伤重程度优先救援,我是最后一波离开车厢的。”
乘客踩着雪步行撤离现场。图片来源/网络
袁小姐介绍,“后来用担架把我们从车上抬出去,完了之后就等120再把我们送到医院,还蛮久的,我到医院都晚上11点了。今天早上离开的医院,是因为我脚受伤了,需要定制那个护具,护具要今天早上8点才开。”袁小姐表示,虽然脚踝骨折,但自己不用做手术,“我运气还比较好,就是脚踝骨折,但没有错位,也没有那种突出外伤,就开了点止疼药,只能等它自己好。用护具固定这个脚,不让它动就完了。”
12月15日12时21分,北京市交通委通报了《地铁昌平线事故昨晚完成现场救援应急处置》称:“14日23时许,人员转运完毕,现场处置工作基本结束,共有515人送医院检查,其中骨折102人,无人员死亡。截至今晨6时,423人已离院,25人留观,67人住院治疗。”
据多家媒体报道,部分伤者被送至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和北京市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急诊科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很多患者已经过来了……目前来的都没有生命危险,最严重就是骨折。”
问题2:故障还是事故?
北京地铁昌平线事故发生后,最初北京地铁官方微博对该事故的提法为“车辆故障”,此后深夜致歉中提法为“事故”,北京交通委和媒体报道中也大多用“事故”,这也引发了部分网友的疑问。那么,故障和事故有什么区别?
北京市交通委公布昌平线事故初步调查情况。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上游新闻记者就此问题询问了一位安监部门的专家王先生(化名),他表示:“故障是一种纯技术的说法,解释事情发生是技术原因,而不是其他因素。但从这次情况来看,已经出现了乘客受伤和财产损失,所以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来看,肯定属于事故。北京交通委和媒体说是事故,是没问题的。”
王先生同时还指出:“这次事故除了故障问题外,还涉及监管是否到位、按章操作是否规范等问题,如果调查后发现不是纯粹轨道坏了等技术原因,还有平时检修不到位、操作不当等人为因素,那就还是安全生产事故,而不是简单的设备故障了。”
问题3:是否与极端天气有关?
12月14日17时,北京市气象局曾发布黄色预警:今天(14日)夜间阴有小雪或零星小雪,北风二三间四级,最低气温零下7℃。道路结冰黄色和寒潮蓝色预警中,路面有积雪结冰,注意交通安全。
北京市气象局曾在12月14日17时发布下雪预警。图片来源/气象北京
14日18时57分,北京地铁昌平线发生了事故。加上事故发生后部分乘客称现场是“在消防救援人员引导下,踩着雪步行前往西二旗地铁站”,所以有网友提出疑问,此次事故是否与极端天气有关。
上游新闻记者就此事联系了北京地铁,但官方热线一直处于“话务员繁忙”状态。另据北京市交通委发布的初步调查结果,事故原因确与天气有关:“雪天轨滑导致前车信号降级,紧急制动停车,后车因所在区段位于下坡地段,雪天导致列车滑行,未能有效制动,造成与前车追尾。”
问题4:刚检修维护过?
据了解,事发前两天,为应对低温降雪天气,北京地铁组织了工作人员对车辆设备、高架线路设施进行了检修维护。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12月12日,北京地铁组织1600余名工作人员利用运营结束后时间,对车辆设备设施进行全面的检修维护——降雪期间,地铁将开启252组道岔融雪装置防止道岔结冰;地面和高架线路将采用人工驾驶模式运行,根据降雪情况适时降低列车运行速度,并安排技术骨干添乘列车对线路进行巡视检查,确保行车安全。
据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官网资料,北京地铁昌平线又名北京地铁27号线,是北京第十条建成运营的地铁线路,标志色为粉红色。截至2023年2月,北京地铁昌平线全长43.1千米,共设18座车站,其中高架站6座,地下站12座;拥有十三陵景区车辆段和定泗路停车场;采用6节编组B型列车,定员1468人,运营速度为100公里/小时。
地铁昌平线由北京市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四分公司负责运营。企查查APP显示,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2009年4月20日成立,法定代表人为王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北京轨道交通昌平线工程的投资、融资、建设、运营、管理;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轨道交通新产品、新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与培训等。
随着西二旗周边成为国内互联网公司的聚集地,这条线路常年处于较高人流量状态。据北京日报2015年12月26日报道,昌平线开通试运营后客运量持续增加,2011年运送2704万人次,2012年运送3831万人次,2013年运送4814万人次,2014年运送5733万人次。今年2月,随着昌平线南延5座车站的开通,昌平线全线客运量屡创历史新高。据北京日报报道,仅2月14日一天就达到了35万人次。
2021年1月6日,地铁昌平线因信号设备发生问题,导致部分列车晚点。当晚8时,北京地铁官微发布消息,称地铁昌平线受巩华城至沙河上行区间信号设备故障影响,造成部分列车晚点。
问题5:应急预案是否完备?
12月14日事故发生之后,相关部门进行了乘客疏散工作。不过有乘客表示,他是踩着雪步行近20分钟才走到西二旗站,而且西二旗站附近聚集了大量无法乘地铁的人,打车等待时间较长。同时有车厢内乘客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车厢里乘客很多,在等待救援过程中有点喘不过气的感觉,有人把窗户破开了透气。那么,地铁相关应急预案是如何制定的?是否完备?
《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事件分级的标准划分。图片来源/网页截图
上游新闻记者就此事致电北京地铁热线,未能成功。车上乘客马女士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回忆:事发后,车厢里一片嘈杂。马女士看到,有人试图砸窗逃生,司机安抚乘客不要惊慌,让大家在车厢内等待救援。随后,乘客逐渐安静下来,互相安慰、帮助,一些乘客拨打了救援电话求救。大约19点40分,马女士注意到有救援人员朝她所在的车厢赶来。救援人员砸破地铁车窗进入车厢,开启车厢门,组织乘客从打开的车门处有序撤离。
就地铁事故的处置方案,上游新闻记者查询了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按照事件严重性和受影响程度,运营突发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初判发生特别重大、重大运营突发事件时,分别启动Ⅰ级、Ⅱ级应急响应,由事发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应对工作;初判发生较大、一般运营突发事件时,分别启动Ⅲ级、Ⅳ级应急响应,由事发地城市人民政府负责应对工作。对跨城市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有关城市人民政府在建立跨区域运营突发事件应急合作机制时,应明确各级应急响应的责任主体。响应的措施包括:人员搜救、现场疏散、乘客转运、交通疏导、医学救援、抢修抢险、维护社会稳定、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运营恢复。
现场应按照预先制订的紧急疏导疏散方案,有组织、有秩序地迅速引导现场人员撤离事发地点,疏散受影响城市轨道交通沿线站点乘客至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出口;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实施分区封控、警戒,阻止乘客及无关人员进入。
问题6:如何索赔?
事发后,北京地铁官方微博称将承担相应治疗恢复费用。那么,受伤乘客可能会面临哪些索赔方面的疑问呢?
上游新闻记者就此采访了重庆志和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监事会主任张公典律师。他表示:“乘客购买车票乘坐地铁,两方实际上形成了合同关系,因地铁事故造成的损失,自然应该由地铁运营方承担。这个损失既有医药费,也应有受伤后去看病治疗造成的误工费。”
为了方便受伤乘客事后索赔,张公典律师建议:“乘客首先要保留乘车的相应记录,主要是支付扫码、交通卡扣费的记录;其次要收好受伤后看病、买药的相关票据,例如医院发票、诊所收据等。目前地铁运营方已经承诺要赔偿损失了,那么可以直接联系运营方,按照索赔的流程,提供相应证据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