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外交部新任发言人林剑3月18日正式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成为外交部第34任发言人。 图源:外交部官方网站 … 继续阅读林剑首秀,外交部发言人如何炼成?
中国外交部新任发言人林剑3月18日正式主持外交部例行记者会,成为外交部第34任发言人。
图源:外交部官方网站
毛宁在当天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对林剑进行介绍,毛宁表示:“今天我非常高兴,向大家介绍我的新同事,新任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林剑,今天他将作为外交部第三十四任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林剑副司长在外交部工作25年,有着较为丰富的外交经验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希望大家像支持我和历任发言人一样,支持林剑副司长的工作。”
林剑也向在场记者表示:“很高兴在这个平台同大家结识,在新的岗位上,我将向我的前辈和同事学习,并同他们一道共同努力,竭尽所能,及时准确地阐释中国外交政策理念和行动期待,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大家真诚沟通,良好合作,共同促进中国和世界更好地相互了解与合作,帮助世界更好地了解、理解新时代的中国,为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努力。”
首次主持例行记者会,林剑共回答了中外媒体提出的近20个问题,包括就美驻华大使涉华负面言论、普京在俄大选中票数领先、韩国举办所谓“领导人民主峰会”、朝鲜再次发射弹道导弹等国际热点事件进行回应。
其中,就韩国邀请台当局参加所谓“领导人民主峰会”一事,林剑用200多个字,表达了对韩方邀请台湾当局参加所谓“领导人民主峰会”的坚决反对。林剑表示,中方已严正敦促韩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停止向“台独”势力提供“讲台”、为其张目。林剑强调,“民进党当局打着‘民主’‘人权’等旗号,谋求扩大‘台独’活动空间的图谋和做法蒙骗不了世人,只会自取其辱,注定失败”,给现场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外交部官方资料显示,林剑,男,汉族,1977年5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
公开资料显示,林剑有着丰富的外交工作经验。林剑1995年从武汉外国语学校毕业,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系,毕业后被外交部选派到丹麦留学,后被派往驻丹麦大使馆政治处。此后,他还担任过驻波兰使馆政务参赞、外交部欧洲司参赞。
图源:外交部官方网站
外界注意到,中国政府系统下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大多是职务化的,以外交部发言人为例,基本上由新闻司司长、副司长担任,对发言人的专业性有非常高的要求。而有媒体梳理资料发现,外交部发言人都具备优秀的外语技能,在担任发言人前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和驻外使馆工作经历,应变能力、沟通技巧、语言表达能力均较强,并有着良好的形象仪表。
作为发言人,要做到接住各国记者的“出招”,既需要知识的积累,更需要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把握,只有充分熟悉政策背后的考量,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刁钻问题。多位发言人曾表示,为了增进视野,更直观地了解时事,他们也会看热帖,看网站评论,还会刷微博,但是“潜水”居多。此外,发言人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背后有强大的团队提供“智力支持”,包括新闻司发言人办公室团队、外交部各个司局以及其他外交部之外的单位等。
外交部于1983年正式建立发言人制度,是中国最早建立发言人制度的政府部门。该制度运行41年来从未中断,日益系统、规范和高效,外交部也是唯一每个工作日都举行例行记者会的政府部门(除暑期休会约一至两周外),这一做法得到国内外各界一致肯定。从1983年至今,外交部共产生了34位发言人,他们始终致力于介绍和阐释中国外交的理念、方针和政策,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尊严,增进国内外对中国外交的理解,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但外交部最早出现新闻发言人,则可以追溯到1982年。1982年3月26日,老外交部主楼门厅处,70多名中外记者手拿采访资料和录音设备将一个身着中山装的男子围在中央,他就是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钱其琛。钱其琛首次以“新闻发言人”的形式就中苏关系发布消息,这被认为是外交部第一次通过发言人举办新闻发布会。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刘建超也担任过外交部发言人,他曾谈到,发言人制度一路走来,在形式上“发生了不少变化”。比如说以前发言人是坐着的,现在改成站着了;最开始的时候是只发布不答问,现在每次都要答问;以前限制发布的时间,比如说半个小时,现在是不限制时间,一直问到最后一个问题为止。
对此,刘建超强调:“从这些变化中,能看出中国的开放在不断扩大,媒体对中国的关注程度在增强,这也显示出,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的声音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