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问医生阳了有什么症状,他说大部分都是先发朋友圈”,段子也好,调侃也罢,需要指出的是,近期,我们注意到越… 继续阅读“阳过日记、黄桃罐头”的背后:看到什么?警惕什么?
“我问医生阳了有什么症状,他说大部分都是先发朋友圈”,段子也好,调侃也罢,需要指出的是,近期,我们注意到越来越多感染了新冠的人们,在朋友圈、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新冠感染经历和体验,对此网友们形象、幽默地将其称之为“阳过日记”。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黄桃罐头火了。无论是“桃过疫情”的朴素美好寓意,还是网友所说的“吃的是情怀”,总之,面对奥密克戎,人们在储备相关药品的同时,黄桃罐头突然“爆火”,成了人们物资储备中的必购食品。
在朋友圈、社区群等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阳过日记”,或是阅读身边亲朋以及陌生人的“阳过日记”,又或是大家购买黄桃罐头,在居家自愈中来点“清凉又甜蜜的安慰”,找回小时候感冒生病中“最想念的那一口”……“阳过日记”“黄桃罐头”,这两者之间看似无特别的相关性,但实际上都与当前公众的防疫心态相关。
我们看到,三年来,人们对待新冠病毒的心态正在发生变化。
是的,从谈“阳”色变、唯恐避之不及,到大方晒“阳”、乐观坦然面对,公众的防疫心态正在经历着“阳过日记”“黄桃罐头”式的舆论消解,发生着看得见的变化。当然,变化背后更深层的支撑,是奥密克戎致病力已大幅度减弱这一社会共识的达成,是疫情防控措施因时因势不断优化调整带来的防疫信心。
从官方渠道的权威通报和相关专家的科普介绍,到身边亲朋好友以及邻里邻居之间切身经历的相互讲述,从远在别处的听说,到近在身边的感知,从严阵以待,到平常对待……在社交互动中,无论是对彼此的“疗愈经验”,还是对相互的“病情了解”,都实现了充分的分享和交流,让人们对新冠病毒有了更为切身的感受和正确的认知。
现实是,人们越来越真切地感知到,病毒没有那么可怕了。那些担心焦虑的、紧张不安的心情正在逐渐释然,在应对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积极乐观类的相互鼓励和幽默自嘲式的坦然面对,人们的心态由此也越来越平常和放松。
确实,这些较为个人的、总体轻松的分享和交流是积极的,其可贵显露无遗。虽然有些时候是被人们用段子的形式呈现,略带无奈、调侃和自嘲。但这些表面上我们看得见的变化和感知到的信息,如同水面上不断出现的、一波又一波的涟漪,感染着、传递着人们的防疫信心,疏导着社会的心理,也调剂着人们苦涩乏闷的居家自愈生活。
尽管如此,我们也应当警惕网络上一些关于经历新冠以及居家自愈等内容的过度炒作和娱乐化,尤其是不实信息、谣言等,提高自身的判断力和辨别力,毕竟这是能致病的病毒,身体健康无小事,防疫无小事,再小的病也应当谨慎应对,特别是对一些老年人等脆弱人群而言,严肃认真做好防疫是必要也是必须,正所谓“战略上蔑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此外,我们也应当看到,人与人的体质不一,染病症状轻重自然也不一,防范和治疗方案就必然会存在差别,社交平台上被分享出来的个人“疗愈经验”再好也应需因人而异。“做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首要,即是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准确感知和把握,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要锻炼出属于自己的、过硬的“素质”和“免疫力”,然后放平心态,坦然面对。
度过严冬就是春暖花开。在这样一段关键的过渡期,无论是“阳过日记”的分享景观,还是“黄桃罐头”的爆火景观,我们由此看到的是,在抗击疫情这条路上,没有人是孤岛,大家一起携手,彼此包容、彼此鼓励、彼此帮助,在乐观、坚持和勇敢中,治愈悄然发生,目标正在抵达。
原标题:“阳过日记、黄桃罐头”的背后:看到什么?警惕什么?
值班主任:李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