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有人工智能公司表示其已在中国及日本市场启动“AI克隆人计划”,目前首批网红明星“AI克隆人”已提前上线,… 继续阅读首批网红明星AI克隆人上线,花30元可与知名网红视频聊天
近日,有人工智能公司表示其已在中国及日本市场启动“AI克隆人计划”,目前首批网红明星“AI克隆人”已提前上线,其后台报名参加AI克隆人的网红明星“全网粉丝总数已超过5亿”。
相关公司称,出于安全考虑,首批克隆人仍限制在300人;经过测试验证,预计年底前逐步放开到更大规模。6月1日,网红“半藏森林”也在微博发布文章讲述了自己参加克隆人计划的过程。
↑人工智能公司推出的AI克隆人App
红星新闻记者在了解、体验后发现,用户对在相关App上与AI克隆人互动的体验评价不一,也有人担心隐私与安全等问题。对此,专家表示AI+克隆技术应用前景广阔,能够满足现代人多样化的情感需求,但目前判断商业模式是否可行还言之过早。
AI克隆人上线:
付费可与之聊天互动
原型拥有AI克隆人“生命终结权”
利用AI技术“克隆”虚拟的明星网红,提供情感交流服务,属于一种较为新颖的商业模式。此前最为出名的案例,便是23岁美国网红Caryn Marjorie(卡琳·玛乔丽)的AI版本“Caryn AI”。其开发公司ForeverVoices去年才成立,主营业务就是打造各种名人版AI聊天机器人,用户付费便可与之聊天。
而此次相关人工智能公司表示,用户可以在App中与AI克隆人交流,同时用户仅需提供少量文本、数分钟语音和视频,也可以生成自己的AI克隆人,可以拥有个性、声音、外貌与知识,并可进行文字、语音、视频聊天。
↑用户可以在该款App中创建自己的AI克隆人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该公司上线的网红明星AI克隆人,包括此前受争议的网红“半藏森林”。按照“半藏森林”在其微博上的讲述,她自己本身是科幻爱好者,报名参加AI克隆人计划后采集了生物数据,“万一某天我突然消失了,那屏幕里的这个小人儿好像可以代我继续去生活,去陪伴我的家人朋友,去听他们的欢笑和落寞。”
6月3日,红星新闻记者下载了引入上述“AI克隆人”的App。通过手机注册登录,记者看到,在该App里已有多个AI克隆人账号存在,其中既有明星红人、专家学者,也有动漫角色、影视剧小说等剧情人物,还有普通人创造的源于本人性格、技能、声音、外貌的AI克隆人。
在该款App里记者发现,“半藏森林”的AI克隆人信息出现在首页发现栏目,而当红星新闻记者与其互动时,该AI克隆人可通过语音、文字形式进行回复。聊天界面上方还设有增值服务入口,点击立即解锁,可体验更多互动形式。
据了解,用户支付6元/月或72元/年,可解锁情感模式,能享受AI克隆人语音消息回应、同步AI克隆人朋友圈;支付30元/月或360元/年,可解锁超级模式,AI克隆人会成为用户的办公伙伴,提供撰写文案等服务,用户还能与AI克隆人视频通话。
据媒体报道,相关公司曾表示,每个AI克隆人都被限制在单独的框架中,从而确保不被滥用。原型本人可以随时终结自己的AI克隆人的“生命”,确保其处于完全控制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加V认证的AI克隆人,意味着其由本人推出,并具有“超能力”,例如文案撰写、歌曲演唱,本人则将获得该AI克隆人的收益。
以网红“半藏森林”的AI克隆人为例,其容貌和声音与真人都很接近,可以秒回信息、视频电话聊天,还可以提供“情感模式”与“超级模式”。
记者体验:
一些问题答非所问
用户评价褒贬不一,担忧隐私安全
在“半藏森林”AI克隆人的聊天界面,红星新闻记者看到,其头像处有加V标识,个人简介处表示自己是“知名生活博主,老重庆,会说一口流利的川渝普通话”。截至记者发稿时,页面显示目前有2555人“喜欢”该账号,有44.7W次与该账号的“聊过”互动。
红星新闻记者在尝试与AI克隆人交流前看到,界面上出现了一排提示,即“克隆人的对话内容不代表本人或官方立场”。随后,记者以文字的方式尝试与其交流网络暴力或抄袭等话题,均被对方以“我很忙,没空和你说这个”,或是“我是一个程序,没有人类的身体和感官”等话术拒绝。
↑记者尝试与AI克隆人交流
同样地,在与其它AI克隆人账号进行同类敏感话题交流时,对方也都进行了“回避”。值得注意的是,已上线的AI克隆人账号里,部分账号无需充值即可解锁成为好友,而一部分加V认证后的账号,则需要付费解锁才能获得更多的交互体验。
据了解,相关App已在苹果应用商店和安卓应用商店内上线,其在应用简介中写道,“你可以在这里获得人们通过AI技术创造的克隆人,也可以把自己变成克隆人,并分享给你的亲人和朋友……未来世界,不会再有人孤单。”
不过,该应用的用户评价里却褒贬不一。有用户表示,AI聊天经常答非所问,甚至一些动作化的回应,AI克隆人们也都是用拟人化的文字来表达;也有用户表示,AI克隆人类似于之前的电子宠物,但不同于“饲养动物”,与虚拟男友聊天会涉及一些情感私密问题,感觉像是被人“窥屏”。
对于安全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相关公司此前表示,首批克隆人依旧会进行数量上的限制,在通过测试验证后,在年底再逐步开放规模,当前计划是每周四解锁新的克隆人。另外,出于避免克隆人被不当使用风险的考量,公司暂不开放技术接口。
业内人士:
尚无法判断商业模式是否可行
未来市场要看法律法规要求
一位人工智能行业分析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AI+克隆技术应用前景广阔,能够满足现代人多样化的情感需求。“AI克隆人的兴起,说明AI情感陪伴消费场景商业模式被得到初步验证,除了这一应用场景具备消费潜力外,AI在音频解决方案、性格模拟等方面技术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程度。”
但目前看,判断商业模式是否可行还言之过早,“目前用户只能在特定App与AI克隆人互动,这是企业规模化变现的阻碍之一,但这同时也是保证用户隐私安全的手段之一。”该业内人士介绍。
数智化领域研究机构易观智慧院院长李智则对比了上述AI克隆人和ChatGPT的商业化模式,发现二者场景不同,“AI克隆人聚焦虚拟社交与陪伴场景,ChatGPT则相对通用。”据介绍,虚拟社交跟娱乐陪伴系全球通用,至于国内落地情况如何,主要看未来中国市场有无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要求。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胥正川认为,数字人本质上是辅助人类的工具,能够提升服务行业的效率,而不是完全替代人类。“数字虚拟人类就像一个外壳,其背后依附众多技术性链条,在实际应用场景中需要靠大的平台去整合组队并进行开发和利用,进而辅佐场景化运用,这样才能安全促进数字虚拟人市场发展。”